在全市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和农村改革的浪潮中,一个社会关注度高、可推广、可复制的扶贫模式引起广泛关注,它就是被誉为扶贫开发的“富翔模式”。这一模式以农村土地为基础,大力拓展农业结构,实施高品质设施农业、观光农业和光伏发电等产业,有力推动了平阴县孝直镇的农业、农村和农民的综合发展,悄然改变着当地农村城乡面貌和农民精神面貌,为孝直镇西部山区这块过去的贫瘠之地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希望。新农村建设引来实力投资商
提起“富翔模式”,离不开孔庄村的变迁。孔庄村是孝直镇的一个贫困山村,随着尤寨山农业综合开发,2004年,在驻村帮扶单位平阴县国土资源局的帮助下,投资600多万元,开始建设农村新型社区,全体村民从老村搬迁到建设一新的小洋楼。农民上了楼,靠什么改变经济状况,2014年,孝直镇党委、政府引进了山东富翔集团。仅仅2年时间,富翔集团的到来,给孔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村带来了搬迁社区后的二次巨变。山东富翔集团成立于2003年,其业务涵盖现代农业、新能源、地产开发和文化体育传媒、观光旅游等五大领域。2014年3月开始,他们充分发挥集团优势,通过土地流转,投资5000万元,着力建设占地2000亩的水果园。目前,所栽植的澳洲青苹果等名优果树枝叶繁茂,布满山野,成为当地一大风景,也成为了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。返租倒包农民手拿四份收入
“我家的10亩地全都包出去了,每亩是800元。现在我又包回来了15亩,公司每亩再给我700元。我在这里栽树,一天还能挣个五六十元。”在张沟村西北的农田里,64岁的廉庄村村民张祥明说。这土地包出去了,农户收取承包费,再包回来又得到700元,这是怎么回事?原来,张祥明说的是“土地返租倒包”,就是公司将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承包后,再打破原来村队界限,反过来承包给农户管理,这样土地经过一出一进,让农民轻松地得到了承包费、管理费、树下间作收入和打工费“四桶金”。富翔集团这种“返租倒包”的模式,将好处让利农民,让广大农民尝到了土地改革的甜头。目前,已经流转孔庄、张沟、廉庄三个山区村2800亩耕地全部栽植了澳洲富士6号等优质林果,通过倒包管理,解决了山区群众发展难、脱贫难问题。﹃富翔模式﹄即将批量复制
目前,富翔集团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,栽植优质矮化苹果12万株、澳洲富士、宫藤富士等15万株,打造30多个品种的优质苹果展示园,形成集观光、展示、采摘于一体的产业格局。同时,建设育苗车间、冷库储藏设施;新能源方面,建设30WV光伏发电项目;农业观光旅游及文化体育方面,依托尤寨山,建设旅游度假及体育培训基地。“这一模式成功后,我们将进行批量复制,将周边山区打造成为农业观光、生态林果、新能源、体育观光旅游培训为一体,现代化山区开发的一流综合体,推动农村改革进程。”富翔集团负责人说。
(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贾传亮)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